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往往是民法知識的考查重點。關于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我們該如何掌握相關知識點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一、明確考查形式
關于民事權利能力的考查,往往有兩個形式:識記性考查和理解性考查,以理解性考查為主。往往會給出案例,要求考生分析案例中的自然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蛘咭罂忌治霭咐械淖匀蝗怂鶑氖碌拿袷路尚袨槭怯行?、無效、效力待定還是可撤銷的。
二、熟悉把握相關理論知識
明確了考查形式,接下來需要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考點記憶。根據(jù)《民法典》相關理論,從年齡和精神兩個角度出發(fā),一般把自然人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一)從年齡劃分
1、凡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二)從精神劃分
1.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三、知識梳理,刷題鞏固
學習理論后,需要趁熱打鐵把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轉化為自己所有,并進行鞏固練習。
【例題】小李今天10歲,為了解渴,在學?;?塊錢買了一支雪糕,請問小李的行為效力如何?
A.有效
B.無效
C.效力待定
D.可撤銷
【答案】A。解析:根據(jù)《民法典》,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本題中,小李10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從事與其能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買3元雪糕的行為符合小李的行為能力,有效。故本題答案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