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公務員面試備考,尤其是剛開始接觸面試時,都會感覺自己答題與參考答案不同,答得不全面、不深刻、不準確,甚至很多知識點想不到,又不知如何調整。其實,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1、審題不清,沒看到題目的關鍵性信息,或看到了,但理解有誤;2、分析問題的方法性不強,不知從何切入分析;3、知識儲備不足,即使有答題框架,也無實質內容。公略教育就可以針對性的逐一解決問題,穩(wěn)步提高答題能力。
一、針對審題不清問題
首先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因為綜合分析、人際、應變等各類題型,本質上都是解決問題。帶著問題意識,再強化審題訓練,總結各類題型的命題特點,比如人際類題目,一定是有人物和沖突的,在審題時就重點找有幾個人物、人物之間有無矛盾、自己的身份,以及有無特殊條件等,這樣就能準確把握題目中的所有關鍵信息,為后續(xù)的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二、針對分析方法不強
要掌握一些面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角度,比如在綜合分析類題目中,我們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主客觀、內外因、主體分析、層次分析、歷史分析等;分析角度包括個人、家庭、行業(yè)、社會、國家、國際等。在知道分析方法和角度后,就需要不斷地訓練去熟練運用,例如我們在練習時,可以對同一題目準備兩版或以上的答案,體會不同方法的特點。
三、針對知識儲備不足
知識儲備是項長期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讓自己“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并在面試答題中所用。那知識積累也是有方法的,比如知識可以分為底層知識和高級知識。底層知識就是應知應會的,常識性的知識。高級知識是專業(yè)性強的,實操性強的,理論性強的知識。掌握底層知識是拓展高級知識的基礎,所以我們先掌握底層。在查找底層知識時,可以先按照“五位一體”的分類,對近幾年同類別的文章,按照時間順序進行閱讀,日積月累,逐個掃清知識盲區(qū),答題內容自然就會充實起來。
最后,各位同學,面試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需要常常練習,才能成長,才能突破,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