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主旨觀點題,很多考生心中一直存在困惑——究竟何時才能選擇對策?有考生認為看見對策項就秒選,也有考生認為對策項可能屬于過度推斷,不敢選。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未免太過武斷。關于答案中的對策項一定要做到“對癥下藥”,下面公略教育就跟大家討論一下哪些不能選的對策項。
主旨觀點題是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考試中的必考題,相對于言語中的選詞填空來說,這種題目提分快,是我們得分的法寶。尤其是刷了很多題目之后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的主旨觀點題的答案是選擇對策的,但是很多時候對策選項又是過度推斷的選項,那么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合理地選出對策項呢,今天,公略教育小編帶大家來學習一下選對策的兩種情況。
一、題目的主旨句為對策句或重在對策的條件句和假設句。
【例1】外科手術和放、化療對癌癥治療的效果可以肯定,但不滿意。由于存在對自身的損傷,加劇了正不勝邪的矛盾,給癌細胞復活繁殖以可乘之機,一旦復活,卷土重來,而自身正氣削弱殆盡,無力抵擋,導致復發(fā)率高,存活率低的結果。若能與中醫(yī)在理、法、方、藥實際內涵上切實融合,杜絕形式上的湊合,定能彌補這種不滿意,使正不勝邪轉化為邪不勝正,則可望獲得圓滿結果。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癌癥有著復發(fā)率高、存活率低的特點
B.中醫(yī)可能會對癌癥的治療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外科手術等西醫(yī)的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癌癥
D.運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可能會從根本上治愈癌癥
【解析】答案選D。文段首先介紹在癌癥治療中,外科手術和放、化療等西醫(yī)的治療方法有局限性。接著通過一個假設句介紹了,如果西醫(yī)和中醫(yī)能夠融合,可望獲得圓滿結果。本文的文段結構就是“提出問題-給出對策”,重點在解決問題的對策上,也就是通過西醫(yī)與中醫(yī)結合治療癌癥,以此獲得圓滿結果。A選項介紹癌癥的特點,不是重點,排除;B選項只是強調中醫(yī)可能會對癌癥有效果,但是題干重點強調的是中西醫(yī)結合,所以B不準確,排除;C選項介紹西醫(yī)方法有局限性,不是重點,排除;D選項介紹中西醫(yī)結合可治療癌癥,是文段的主旨。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
二、題干在強調問題,需要合理推斷對策。
【例2】食品藥品安全追溯體系是依賴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可能存在的食品藥品安全隱患發(fā)出預警的一項制度。它之所以被一些國家廣泛采用,是因為一方面能降低監(jiān)管部門信息獲取成本,提升監(jiān)管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倒逼企業(yè)增強安全意識,主動進行風險控制。這項制度已引進我國多年,并體現(xiàn)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行動規(guī)劃中。但在實踐中,區(qū)域分割、部門分治等問題仍比較突出,沒有形成高效的地方聯(lián)動、部門合力,對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缺少整體效果。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我國的食品藥品安全追溯制度仍有待完善
B.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追溯體系有重要價值
C.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監(jiān)管
D.多方合作是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關鍵
【解析】答案選D。文段先介紹食品藥品安全追溯體系的概念,接著介紹了它的好處,并且說明該制度已經引進多年。最后通過“但”進行了轉折,提出在實踐中存在“區(qū)域分割,部門分治的問題,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缺少整體效果”。整個文段雖然沒有作者態(tài)度的直接表達,但是通過作者介紹的問題,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意在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在選擇主旨時應該選擇解決問題的選項。A選項指出我國的食藥安全追溯制度有問題,原文沒有涉及,排除;B選項指出完善食藥追溯體系有價值,非重點,排除;C選項指出要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監(jiān)管,不是解決題干問題的對策,排除;D選項指出,多方合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多方合作恰好能夠解決題干提出的“區(qū)域分割、部門分治、缺乏整體效果”的問題,是正確選項。
通過以上兩道題目,相信同學應該了解主旨觀點題到底什么時候選對策選項。主要是兩種情況:一、文段有明確的對策句,一般要選對策句的同義轉述;二、文段沒有對策,但是有問題,一般也要優(yōu)先針對問題提對策。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