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邏輯判斷中會遇到一類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的題目——樸素邏輯,當我們所常用的一些方法(如:代入排除法、列表法、畫圖法、連線法)都行不通時,我們可以考慮用假設(shè)法進行解題。當然,當我們面臨一個復(fù)雜的問題時,若一次假設(shè)后仍不能得出正確答案,這時我們可能需要進行多次假設(shè)來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和情況,從而選擇出那唯一的正確答案。接下來,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下面這道例題。
無法代入,無法畫圖,整理信息,從相對確定處假設(shè),多次假設(shè)完成,樸素邏輯“局中局”!
【例】京華大學(xué)的五位學(xué)生甲、乙、丙、丁、戊分別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英語和法語五個專業(yè)中各選擇一門進行學(xué)習(xí),每個人所選擇的專業(yè)均不相同。已知:
(1)只有甲選英語,戊才不選日語;
(2)如果乙選法語,那么丁不選西班牙語;
(3)或者甲選英語,或者乙選法語;
(4)戊要想選日語,丁必須選西班牙語;
(5)丙要么選英語,要么選韓語。
據(jù)此,可以得出:
A.丙選英語 B.乙選法語
C.丁選西班牙語 D.甲選英語
【答案】D。解析:題干信息整理為:(1)戊非日語⇒甲英語,(2)乙法語⇒丁非西班牙語,(3)甲英語或乙法語,(4)戊日語⇒丁西班牙語,(5)丙要么英語,要么韓語。
假設(shè)丙選英語,因為每個人所選的專業(yè)均不相同,則甲不選英語,由(1)得出戊選日語,由(4)得出丁選西班牙語,由(2)得出乙不選法語,由(3)得出甲選英語,前后出現(xiàn)矛盾,因此假設(shè)不成立,則丙不選英語,所以丙只能選韓語。
進一步假設(shè),若戊選日語,由條件(4)(2)(3)得出甲選英語,若戊不選日語,由(1)得出甲選英語,因此,甲一定選擇英語。
故答案選D。
以上就是我們經(jīng)過了兩次假設(shè),鎖定出答案“甲一定選擇英語”。所以當我們做題過程中遇到瓶頸時,可以試用假設(shè)法,一次不夠就兩次,兩次不夠就多次,直到找到最合理的答案。
通過自己力量就選出正確答案的小伙伴有沒有成就感爆棚呢?其實這道題目還涉及到一些“選言命題”、“假言命題”以及簡單的“二難推理”部分的知識,如果想了解相關(guān)知識詳情,可以下載“中公教育”APP來獲取更多知識講解!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魚。在考公這條路上,我們共同努力、進步、創(chuàng)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