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推理在行測考試中的重要性毋庸贅述,而邏輯判斷部分又是判斷推理中的難點,對初學者確實不太友好,尤其是削弱加強型題目,看著容易,做著連錯。但是同學們也不要著急,其實削弱加強型題中也存在一些固定的基本模型,其獨特的形式以及固定的削弱和加強方法,很容易讓人“眼前一亮”,讓我們可以快速準確地選出正確答案。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其中的一個特殊模型——求異論證。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求異論證。求異,顧名思義研究的是兩組對象不同點之間的因果關系,一般情況下,有一組實驗組和一組對照組,然后根據(jù)二者的差異,得出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
如有兩組平均年齡相同的年輕人,一組每天喝咖啡,另一組每天不喝,結果喝咖啡的年輕人患上心臟病的比例比沒喝咖啡的年輕人高,于是就得出喝咖啡會導致心臟病的結論。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兩組年輕人年齡是相似的,而不同點就在于喝不喝咖啡,而最后的結果也出現(xiàn)了差異,一組患心臟病比例高,而一組比例低,因此我們就認為喝咖啡與患心臟病之間有因果關系。那么這類題目如何對它進行削弱和加強呢?其實也很好理解,既然結論的得出就是覺得只有一個屬性是不同的,它是導致結果不同的原因,那么要反駁這個結論,就可以說明兩組對象還有其他不同屬性,這樣我們就不能認定是題干研究的屬性導致了結果的發(fā)生。反之要支持該結論,即說明兩組實驗對象有其他相同屬性,只有我們題干討論的屬性是不同的,那么這個唯一的不同屬性成為原因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也就能對結論起到支持作用。
總結一下,求異論證常見的削弱和加強方式
削弱方法:兩組實驗對象的相關不同點。
加強方法:1.兩組實驗對象的相關相同點;2.解釋A是如何導致B的。
知道削弱加強方式之后,我們來結合題目來具體分析一下。
【例】有一項對500名25~35歲女性進行的科學實驗,設置兩個實驗組,第一組實驗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組實驗者沒有服用阿司匹林。結果發(fā)現(xiàn),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現(xiàn)皺紋要晚,而且皮膚光滑柔嫩。這一實驗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為一種廉價有效的防皺、保青春藥物。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以上結論?
A.兩組被實驗者的眼角皮膚在實驗前是相當?shù)?/span>
B.兩組被實驗者的人數(shù)相等
C.第一組被實驗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較大
D.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解析】A。題干對兩組實驗對象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的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的眼角出現(xiàn)皺紋要晚,而且皮膚光滑柔嫩,于是得出結論:阿司匹林是防皺、保青春的原因。題干為求異論證,考查加強,我們可以考慮找到兩組實驗對象間的相同屬性或解釋因果。
A項告訴我們兩組對象原先眼角皮膚的狀態(tài)是相當?shù)模懦艘蛟妊劢菭顟B(tài)不同而導致結果不同的情況,說明更有可能是因為服用了阿司匹林所以讓皮膚更好的,可以加強,保留。
B項實驗者的人數(shù)相等,但針對于防皺、保青春來講,人數(shù)并不產(chǎn)生影響,所以相比較而言,B項可以排除。
C項只能說明第一組實驗對象服用阿司匹林的量較大,但并未告訴我們阿司匹林是否能夠防皺、保青春,故不能加強,排除。
D項說明阿司匹林的特征,也沒有說明服用阿司匹林能否抗皺、保青春,明顯無關。
故本題選A。
相信通過上面的講解大家應該對求異論證的論證模型有了更加清楚的認知,以后做題的時候再遇到這樣的模型就可以不用那么糾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