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詞填空是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重要題型之一,也是廣大考生在備考過程容易陷入糾結的題型之一。做好選詞填空類題目,一方面,離不開對上下文語境的分析,即語境分析,另一方面,也離不開詞語的辨析,而后者往往是解題“制勝”的重要一步。但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去窮盡所有的詞語,今天公略教育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用拆字法辨析詞語。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叫“拆字法”。“拆字法”原理是指漢語中的詞語都是由一個個語素構成的,那對于詞語而言我們先搞清楚每一個語(字)的含義,再組合就可以大致搞清楚詞語的含義了。而這種方法一是可以幫我們認識新詞語,二還能幫我們辨析近義詞。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幾道例題來感受“拆字法”的魅力。
積累新詞語
后續(xù)在做題過程中遇到不會的新詞語先不用著急,先用“拆字法”去猜一猜。
未焚徙薪:未:沒有;焚:燒;徙:遷徙;薪:柴薪,連起來就是:在火患之前就先將柴薪搬開。比喻防患于未然。
飲鴆止渴:飲:喝;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止:停止;渴:口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辨析近義詞
遇到意思接近的近義詞時,我們也可以運用“拆字法”去辨析近義詞間的微小差異,進而做好辨析。
【例】阿道司?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描繪了2532年一個依賴生殖技術的人類社會。在那里,人文跟不上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的“拜物教”越來越興盛:認為醫(yī)學可以解決一切病痛,科技可以彌補人文的鴻溝。事實上,這無異于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飲鴆止渴
B.緣木求魚
C.鏡花水月
D.抱薪救火
【解析】B。首先來分析文段上下文關系,根據 “無異于”可知前文是對橫線處成語的解釋,前文指出“人們依賴技術”和“人類的“拜物教”:認為,科技可以彌補人文的鴻溝”也就是人們過分崇拜科技,認為科技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上這種崇拜是不合理的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故橫線處體現方法錯誤無法達到目的。
接下來看選項:A項“飲鴆止渴”通過拆字法我們可以知道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文段并無“眼前困難”和“不顧嚴重后果”之意,排除;
B項“緣木求魚”,通過拆字法可知含義是“沿著木頭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語義符合。
C項“鏡花水月”通過拆字法可知詞義為“鏡中花水中月”。比喻虛幻的景象,強調“虛幻不真實”與文意不符,排除。
D項“抱薪救火”通過拆字法可知含義為“抱著柴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文段無災禍擴大之意,排除。故本題選B。
以上就是對“拆字法”的分析,當各位同學對于成語或實詞不太熟悉的時候,就可以用“拆字法”進行解決,但是想要跟各位同學說清楚的就是,漢語是博大精深的,有個別的成語是具有引申義的,所以各位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要先去進行積累,不要過分迷信“拆字法”。